共检索到 3

为研究黑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问题,以祁连山黑河源区央隆草原为例,采用遥感解译与路线验证相结合的遥感调查手段,查明了祁连山黑河源区央隆草原一带的冻融地质作用类型、分布特征以及由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结论如下:(1)研究区内冻融地质作用类型由山顶至山前平原依次为寒冻风化碎石流带、冻融滑移带、冻胀-融陷带,呈现明显的山地垂直分带特征,各分带内发育不同的冻融灾害类型。(2)在冻融地质作用的持续影响下,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出现了高寒草甸破坏、冻土沼泽面积减少、土壤退化、岩漠化和荒漠化加剧、冻融灾害频发及生态功能性弱化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论文 2023-04-06

为研究黑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问题,以祁连山黑河源区央隆草原为例,采用遥感解译与路线验证相结合的遥感调查手段,查明了祁连山黑河源区央隆草原一带的冻融地质作用类型、分布特征以及由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结论如下:(1)研究区内冻融地质作用类型由山顶至山前平原依次为寒冻风化碎石流带、冻融滑移带、冻胀-融陷带,呈现明显的山地垂直分带特征,各分带内发育不同的冻融灾害类型。(2)在冻融地质作用的持续影响下,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出现了高寒草甸破坏、冻土沼泽面积减少、土壤退化、岩漠化和荒漠化加剧、冻融灾害频发及生态功能性弱化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论文 2023-04-06

为查明黄河一级支流泽曲河源区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在遥感解译基础上,开展了路线地质调查、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生态钻孔验证,对泽曲河源区特有的冻融泥流、热融滑塌、冻胀丘等不良冻融地质灾害问题的类型、成因、分布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地质效应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冻融地质作用导致地表植被和土壤退化、湿地和沼泽草甸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冻融灾害频发、区域地下水水位及生态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研究成果对于今后开展三江源区生态地质调查具有指导意义,为泽曲河源区的生态地质环境修复与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论文 2020-10-29 DOI: 10.13901/j.cnki.qhwxxbzk.2020.05.014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