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4

通过对《最好的雪在北方》的评价,一是说明与铁路工人同呼吸、共命运和心连心的诗人和作家,才能创作更多接地气、有底气和富有朝气的铁路文学作品。二是作者的政治抒情诗,是深入铁路一线淘金,才使其作品带着风霜雨雪,带着满腔的铁血情怀。三是肯定了文集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一个人有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信念,他就能成为一个永远被人民怀念的人。

期刊论文 2023-06-13

由于陆域常年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巨大的潜在资源价值,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不同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技术渐趋于成熟,陆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在数据采集、处理、解释等各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文中针对中国陆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开展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研究;结合漠河冻土带特征,建立研究区地质模型,针对冻土层较薄以及区内深部构造复杂等勘探难点,利用基于波动方程的正演模拟方法进行观测系统参数论证,并通过对采集数据分析对比,提出了小道距、小炮距以及浅井炮、小炮、中炮交替激发以实现同时获取浅中深部信息的数据采集技术,并取得了进行储层预测和构造探测的高信噪比地震反射数据。

期刊论文 2018-04-27

通过对低频探地雷达在青藏高原冻土带环境下的探测深度、分辨率及反射特征分析的正演模拟来研究其在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可行性和关键参数。首先通过雷达测距方程计算确定了理论上探地雷达的最大探测深度与发射频率、地下介质电阻率、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电磁波反射理论计算满足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深度所需的系统增益;随后通过低频探地雷达分辨率计算和仿真模拟来确定低频探地雷达在大尺度(200 m)范围的广义分辨率;最后参考已经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木里地区基本情况设计冻土及天然气水合物模型,利用时间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进行二维正演,获得了探地雷达信号在冻土带底界以及天然气水合物顶、底界的反射特征,为野外实测数据的处理及解释提供有用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心频率小于等于15 MHz且系统增益大于165 dB的低频探地雷达在地表电阻率较高的冻土区能够满足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探测深度要求;分辨率计算及仿真模拟表明低频探地雷达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在200 m深度可以达到探测深度1%的广义分辨率;探地雷达信号在冻土底界、天然气水合物顶、底界均存在明显的强振幅和频率突变特征;理论计算结果认为应用低频探地雷达...

期刊论文 2018-01-04

我国冻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很大,位居世界第三。本文以黑龙江省漠河盆地等冻土带为例,从构造运动、气源成因、地质条件和资源量四个角度论证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北部冻土天然气资源的潜力。阐述了冻土天然气水合物给黑龙江省经济振兴发展带来的机遇,以期加快黑龙江省能源转型的进程。

期刊论文 2017-11-22 DOI: 10.13971/j.cnki.cn23-1435/c.2017.10.005

提出一种用于解决圆柱形岩石巷道轴对称问题和确定其周围瞬时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该方法的显著特征是在岩巷内沿与大气的接触面上引入空气热边界层。通过计算位于俄罗斯远东多年冻土区某实际岩体的融化深度,对该算法及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所得岩层融化深度取决于隧道衬砌外侧的隔热层厚度,同时还给出了双侧开挖施工后沿隧道长度方向上岩体融化深度的计算结果。

期刊论文 2017-08-03 DOI: 10.19721/j.cnki.1671-8879.2017.04.002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绝缘固体,与围岩电阻率差异大,具有电磁法勘探的物性基础。在青海木里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开展了瞬变电磁法的勘探试验研究,发现电阻率断面图上部为连续较厚高阻层,下部低阻背景之间存在不连续高阻层。根据木里天然气水合物钻井的测井资料,上部连续高阻层可以确定为冻土层,而下部不连续高阻层位于非冻土层之间,深度上与科学钻井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层位基本对应,处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因此认为瞬变电磁法探测的下部非冻土层内不连续高阻层指示了木里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层。研究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具有探测常年冻土带深部高阻的能力,可用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

期刊论文 2016-12-27

利用脂肪酸法分析祁连山冻土带水合物区DK3(含水合物)与DK6(不含水合物)钻孔岩心中微生物多样性。本研究获得C12到C24二十六种脂肪酸(FA),可以分成直链饱和脂肪酸(SSFA),支链饱和脂肪酸(BSFA),单键不饱和脂肪酸(MUFA),环丙烷脂肪酸(CFA)和多键不饱和脂肪酸(PUFA)五大类型,其中SSFA相对含量最高。由于特异性的脂肪酸指示特异性的微生物类群,得出两根岩心中微生物类群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组成。运用PAST(Palaeontological statistics,version 1.21)软件对已获得的脂肪酸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DK3与DK6岩心的微生物组成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DK3岩心中含水合物层位与不含水合物层位微生物组成有差异,DK6岩心中有水合物异常的层位与无异常的层位有差异。发现C16:1和C18:1这两类脂肪酸与甲烷异常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水合物异常影响微生物组成分布。本次研究首次获得冻土沉积物中FA组成特征,丰富了FA的分布范围,研究结果扩大了真菌的分布深度,具体机理有待更多的实验证明。

期刊论文 2014-11-10

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冻土带中保存的天然气水合物被逐渐分解释放进入大气,改变了冻土带上空的大气甲烷(CH4)浓度。以地面甲烷遥感探测实验为基础,发现甲烷气体在380~2 500 nm电磁波谱范围内存在2个明显的吸收谱段(1 700 nm和2 300 nm附近),从机理上解释了对大气甲烷的遥感检测能力,肯定了遥感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行性。选择扫描成像吸收光谱大气制图仪(scanning imaging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for atmospheric chartography,SCIAMACHY)传感器反演的祁连山冻土带大气甲烷数据,分析了2003—2006年间冻土带大气甲烷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冻土带大气甲烷含量不仅随季节呈现单峰-单谷型的变化规律,而且总体上还随时间推移有明显的递增趋势,可初步认为是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引起的。以2006年2月冻土带大气甲烷浓度异常图为依据,结合地理和地质资料,对祁连山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认为木里煤田的江仓和热水矿区应该是潜在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

期刊论文 2014-07-08

青海省祁连山木里是中国陆上唯一通过钻探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地区。在木里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开展了土壤油气化探的研究工作,采用了顶空气、酸解烃和蚀变碳酸盐3种烃类检测技术,其中顶空气和酸解烃方法在木里冻土带比较有效,而蚀变碳酸盐方法相对较差。顶空气法提取的游离烃和酸解烃法提取的吸附烃显示:木里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土壤中烃类气体组分复杂,除了主要成分甲烷外,还含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和戊烷。烃类气体既有热解成因,又有生物成因;气体类型包括油型气、煤成气和生物气。根据甲烷衬度异常图,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和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钻井资料,认为工区中东部的甲烷高异常区断裂发育,应该是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赋存区。

期刊论文 2014-06-13

为了了解大兴安岭不同冻土带湿地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在每个冻土带分别选取沼泽和草甸样地,进行调查分析。水平分布调查表明,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分布一致。垂直分布调查表明,无论是个体数量还是类群数量,中小型土壤动物的表聚性明显,大型土壤动物的表聚性不明显。多样性分析表明,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水平分布呈"V"字形,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呈均匀分布。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与凋落物的现存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凋落物现存量对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影响较大;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与有机质、全氮和地温相关性显著,说明这3种土壤因子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分布影响较大。

期刊论文 2014-05-22 DOI: 10.13759/j.cnki.dlxb.20140522.038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4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