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2

利用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埋设于大兴安岭松岭区水文站内的寒区低温地温自动监测装置和1.5 m百叶箱,选择冻土发育期内实测的地温与气温数据资料,运用双变量分析法监测分析了该研究区内冻土发育期的地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近5 d地表日平均气温与不同深度地温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99,不同深度的地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与过去时间气温的积累温度呈正相关;(2)50 cm和地表的土壤30 d的两要素相关性相对稳定,无论是进行5、8、11、15步长的滑动,都较为稳定;(3)气温表现出自相关不明显,滞时1 d后相关系数下降到0.4以下,地表温度负相关系数较高的时间在15 d左右,而其他土壤层温度在20 d左右,尤其是300 cm的土壤温度自相关在18 d左右。

期刊论文 2022-07-05 DOI: 10.13524/j.2095-008x.2022.02.015

为研究大兴安岭洛古河地区的冻土发育过程,利用原位监测测得的大兴安岭洛古河地区的2018~2019年的地温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并绘制冻土发育过程线,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监测点3条地温链数据绘制的3条冻土发育过程线趋于一致,表明测得的数据可靠;监测点测得的最大冻结深度为287.63cm;根据冻土发育过程特征,可将发育过程分为不稳定封冻期、稳定封冻期、不稳定融冻期、稳定融冻期和无冻期。通过分析了解了冻土的发育特点,可对寒区工程施工及构筑物的稳定运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期刊论文 2021-09-23 DOI: 10.13905/j.cnki.dwjz.2021.08.028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