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6

冰川储量的变化与冰川水资源量的变化以及冰川对河川径流的贡献量密切相关。然而,冰川储量变化的观测要比冰川面积变化复杂的多。因此,亟待在冰川储量变化和面积变化关系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以期通过比较容易获得的冰川面积变化来估算冰川储量的变化。本项目拟选择天山12条代表性冰川,在GPR-3S技术集成系统支持下,通过补充观测,结合已有数据,定量研究近50年天山冰川储量变化和面积变化的相互关系,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建立适合于目前气候条件和冰川响应过程的冰川储量变化-面积变化公式,实现通过测定冰川面积变化来估算冰川储量变化的目的,为评估新疆冰川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奠定基础。该方面研究,还可以为冰川储量估算经验公式的建立和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2014-01

目前由气候变暖引发的中亚干旱地区山地冰川加速消融退缩,可能严重影响到区域水资源和水循环,已成为社会和地球科学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新疆的冰川储量约为2.4万亿方水当量,居全国第一,冰川融水径流量占地表径流量的25-30%,在水资源构成和河川径流调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暖,冰川正处在快速消融减少的进程中。但到目前为止,对冰川及其融水未来时空变化仍然缺乏定量的认识,影响到新疆建设布局和发展模式战略规划。本项目拟以天山冰川站为依托,通过对新疆不同区域参照冰川模拟预测研究,依照参照冰川—同区域冰川尺度转换方案,模拟预估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天山北麓、东疆吐—哈盆地冰川及其径流变化,为新疆水资源管理和高效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拟使用的冰川动力学模式方法,学科交叉性强,属于本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有较强创新性。模式的参数方案,有赖于长期冰川观测资料积累和项目设定的大量野外冰川学观测、考察。

2014-01

【中文摘要】20世纪以来, 世界上大多数的山岳冰川呈现出退缩状态,并且这一退缩在最近的20年出现了加速趋势。因此,有关冰川加速消融的机理和未来变化趋势方面的研究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然而,无论是通过冰川对气候的响应模式来预测冰川变化,还是从机理上分析冰川加速消融的原因,都需要以长期的冰川物理学观测为基础。在中国,具备这一条件的冰川,目前几乎只有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本研究拟通过对冰川厚度、温度以及成冰作用等制约这一研究的基本物理参数进行观测,对冰川表面运动速度进行补充观测,开展1号冰川变化预测和冰川加速消融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通过这一研究,建立适合于冰川预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其它2-3条冰川的研究。同时从机理上解释众多冰川加速消融的原因。本研究将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冰川变化提供理论基础。

2007-01

【中文摘要】根据中国冰川编目资料,应用冰川系统、零平衡线、冰川迳流变化与冰川面积之间关系以及冰川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功能等最新冰川学理论,采用数理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及野外考察及试验等方法,研究中国所有不同等级冰川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零平衡线及积累区比率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典型冰川的野外试验及多年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适合于中国实际情况的冰川消融、物质平衡及冰川迳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应用上述理论和方法,提出全国所有冰川系统的变化预测模型。进而进行中国冰川的区划,评估冰川资源的最佳合理利用途径及方案,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004-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