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导致了青藏高原冰冻圈的快速变化,增加了冰冻圈灾害发生的规模和频率,严重威胁着冰冻圈区域工程和运营安全,影响青藏高原冰冻圈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福祉。文中分析了青藏高原冰冻圈区域工程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近年来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及其未来变化趋势。从冰冻圈灾害类型和观测到的冰冻圈灾害对工程影响的视角,探讨了冰冻圈变化和灾害对工程设计和安全运营以及工程建设和维护经济成本的影响。提出了减缓气候变化下冰冻圈变化和灾害的应对策略,并讨论了工程的应对策略和技术措施。
气候变化导致了青藏高原冰冻圈的快速变化,增加了冰冻圈灾害发生的规模和频率,严重威胁着冰冻圈区域工程和运营安全,影响青藏高原冰冻圈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福祉。文中分析了青藏高原冰冻圈区域工程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近年来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及其未来变化趋势。从冰冻圈灾害类型和观测到的冰冻圈灾害对工程影响的视角,探讨了冰冻圈变化和灾害对工程设计和安全运营以及工程建设和维护经济成本的影响。提出了减缓气候变化下冰冻圈变化和灾害的应对策略,并讨论了工程的应对策略和技术措施。
气候变化导致了青藏高原冰冻圈的快速变化,增加了冰冻圈灾害发生的规模和频率,严重威胁着冰冻圈区域工程和运营安全,影响青藏高原冰冻圈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福祉。文中分析了青藏高原冰冻圈区域工程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近年来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及其未来变化趋势。从冰冻圈灾害类型和观测到的冰冻圈灾害对工程影响的视角,探讨了冰冻圈变化和灾害对工程设计和安全运营以及工程建设和维护经济成本的影响。提出了减缓气候变化下冰冻圈变化和灾害的应对策略,并讨论了工程的应对策略和技术措施。
“美丽冰冻圈”是“美丽中国”概念在冰冻圈的延伸与应用,其是“自然美、服务美、和谐美的综合体,利与害的辩证统一体”。文中通过回顾与再解读“美丽冰冻圈”的内涵,分析“美丽冰冻圈”与“美丽中国”的关系,对“美丽冰冻圈”的概念进行了再阐释。在此基础上,从冰冻圈科学体系化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两条主线,从学科与社会两个视角,分析了“美丽冰冻圈”的缘起与发展历程,理论解析了“美丽冰冻圈”研究内容的两个层级。通过详细分析近20年随认知提升、国家需求拉动与科研项目推动,“美丽冰冻圈”研究内容经历探索研究阶段、总结拓展阶段与综合深化这3个阶段的演进过程,揭秘了“美丽冰冻圈”。
“美丽冰冻圈”是“美丽中国”概念在冰冻圈的延伸与应用,其是“自然美、服务美、和谐美的综合体,利与害的辩证统一体”。文中通过回顾与再解读“美丽冰冻圈”的内涵,分析“美丽冰冻圈”与“美丽中国”的关系,对“美丽冰冻圈”的概念进行了再阐释。在此基础上,从冰冻圈科学体系化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两条主线,从学科与社会两个视角,分析了“美丽冰冻圈”的缘起与发展历程,理论解析了“美丽冰冻圈”研究内容的两个层级。通过详细分析近20年随认知提升、国家需求拉动与科研项目推动,“美丽冰冻圈”研究内容经历探索研究阶段、总结拓展阶段与综合深化这3个阶段的演进过程,揭秘了“美丽冰冻圈”。
利用Sentinel-2卫星遥感数据监测了2016年和2018年发生在西藏阿汝错和色东普沟的冰崩灾害,重现了两次冰崩灾害事件全过程,2022年2月还对阿汝错冰崩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阿汝错53号冰崩是一起冰川前部断裂解体后发生的冰崩,冰崩体于2018年7月全部消融,而阿汝错50号冰崩是一起典型的冰川前部垮塌产生的冰崩,2021年6月22日仍有冰崩体面积0.58 km2。2017年和2018年4次大规模冰崩—岩崩—碎屑流事件不仅对色东普沟地表地貌形态和沟口水流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色东普流域造成了重大灾害。西藏东西两次冰崩灾害事件是气候变暖和局地强降水作用在特定的高山冰雪地形地貌结构上发生的。其中,阿汝错冰崩事件是由气候和天气驱动的外力强迫作用在该区多温和软性基岩的冰川特性上引起的,是一起历史罕见的低角度冰川的巨大灾难性不稳定事件。气候变暖引起的冰雪消融和局地强降雨是色东普沟冰崩–岩崩灾害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且呈多发、频发、周期性特点,今后很长的时间内仍会多次发生。
利用Sentinel-2卫星遥感数据监测了2016年和2018年发生在西藏阿汝错和色东普沟的冰崩灾害,重现了两次冰崩灾害事件全过程,2022年2月还对阿汝错冰崩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阿汝错53号冰崩是一起冰川前部断裂解体后发生的冰崩,冰崩体于2018年7月全部消融,而阿汝错50号冰崩是一起典型的冰川前部垮塌产生的冰崩,2021年6月22日仍有冰崩体面积0.58 km2。2017年和2018年4次大规模冰崩—岩崩—碎屑流事件不仅对色东普沟地表地貌形态和沟口水流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色东普流域造成了重大灾害。西藏东西两次冰崩灾害事件是气候变暖和局地强降水作用在特定的高山冰雪地形地貌结构上发生的。其中,阿汝错冰崩事件是由气候和天气驱动的外力强迫作用在该区多温和软性基岩的冰川特性上引起的,是一起历史罕见的低角度冰川的巨大灾难性不稳定事件。气候变暖引起的冰雪消融和局地强降雨是色东普沟冰崩–岩崩灾害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且呈多发、频发、周期性特点,今后很长的时间内仍会多次发生。
在探讨"美丽冰冻圈"内涵的基础上,从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两个层面、致利与致害两条线,分析了"美丽冰冻圈"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美丽冰冻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福祉构成冰冻圈—人类社会经济复合命运共同体。基于中国冰冻圈要素及其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选取祁连山—河西地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横断山大香格里拉地区,分别代表冰冻圈水资源影响区、冰冻圈灾害影响区、冰冻圈旅游经济区,围绕冰冻圈水资源服务与绿洲经济、雪灾害风险与畜牧业经济、冰雪旅游与区域经济等核心问题,从冰冻圈资源服务与灾害风险视角,详细阐述了冰冻圈融入不同区域发展的途径与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内陆地区,冰冻圈主要以水源涵养、水量供给与径流调节服务,融入绿洲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冰冻圈水资源支撑型区域发展模式;在青藏高原高寒区,冰冻圈生态环境决定了畜牧业经济的脆弱性,冰冻圈灾害负向影响畜牧业经济,是一种冰冻圈生态支撑+灾害影响型区域发展模式;在冰冻圈旅游经济区,直接依托冰雪资源发展冰雪旅游业,是一种基于冰冻圈资源的旅游经济驱动型区域发展模式。
在探讨"美丽冰冻圈"内涵的基础上,从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两个层面、致利与致害两条线,分析了"美丽冰冻圈"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美丽冰冻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福祉构成冰冻圈—人类社会经济复合命运共同体。基于中国冰冻圈要素及其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选取祁连山—河西地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横断山大香格里拉地区,分别代表冰冻圈水资源影响区、冰冻圈灾害影响区、冰冻圈旅游经济区,围绕冰冻圈水资源服务与绿洲经济、雪灾害风险与畜牧业经济、冰雪旅游与区域经济等核心问题,从冰冻圈资源服务与灾害风险视角,详细阐述了冰冻圈融入不同区域发展的途径与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内陆地区,冰冻圈主要以水源涵养、水量供给与径流调节服务,融入绿洲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冰冻圈水资源支撑型区域发展模式;在青藏高原高寒区,冰冻圈生态环境决定了畜牧业经济的脆弱性,冰冻圈灾害负向影响畜牧业经济,是一种冰冻圈生态支撑+灾害影响型区域发展模式;在冰冻圈旅游经济区,直接依托冰雪资源发展冰雪旅游业,是一种基于冰冻圈资源的旅游经济驱动型区域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