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末,伴随着东亚夏季风的两次主要年代际变化,高原积雪分别显著增加和减少.尽管很多学者研究了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机制,高原积雪变化也被认为是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关于高原冬季积雪本身发生年代际变化的潜在机制尚鲜有研究.本文揭示了20世纪90年代末高原及周边冬季降水的三极子变化特征:高原主体上空主要为降水减少,其南北两侧区域降水增加.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海温变化可以通过调节沃克环流和局地哈德莱环流,对上述三极子降水变化型态产生显著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末,伴随着东亚夏季风的两次主要年代际变化,高原积雪分别显著增加和减少.尽管很多学者研究了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机制,高原积雪变化也被认为是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关于高原冬季积雪本身发生年代际变化的潜在机制尚鲜有研究.本文揭示了20世纪90年代末高原及周边冬季降水的三极子变化特征:高原主体上空主要为降水减少,其南北两侧区域降水增加.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海温变化可以通过调节沃克环流和局地哈德莱环流,对上述三极子降水变化型态产生显著影响.
利用1965—2018年延吉站的气温、降水、地表温度、冻土冻结日数等数据,采用合成分析,结合MannKendall检验、回归分析等数据统计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延吉市54年来的负积温以及冻土冻结日数年际变化特征、对负积温与冻土冻结日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并对突变后负积温降低但冻结日数依旧减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Mann-Kendall检验表明突变发生于1992年,因此将整个时间序列划分为1965—1992和1993—2018两部分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突变发生前年负积温增温速率快,但冻土冻结日数减少速率慢;突变发生后年负积温增温速率慢,但冻土冻结日数减少速率快。冬季降水会呈现出保温作用,从而减少冻结日数。结果可以为农业生产制度及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利用1965—2018年延吉站的气温、降水、地表温度、冻土冻结日数等数据,采用合成分析,结合MannKendall检验、回归分析等数据统计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延吉市54年来的负积温以及冻土冻结日数年际变化特征、对负积温与冻土冻结日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并对突变后负积温降低但冻结日数依旧减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Mann-Kendall检验表明突变发生于1992年,因此将整个时间序列划分为1965—1992和1993—2018两部分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突变发生前年负积温增温速率快,但冻土冻结日数减少速率慢;突变发生后年负积温增温速率慢,但冻土冻结日数减少速率快。冬季降水会呈现出保温作用,从而减少冻结日数。结果可以为农业生产制度及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核电厂的外部事件风险受到人们广泛重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也加强了相关管理要求,要求根据外部事件对核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对其设计基准进行评价或再分析。中国幅员辽阔,大陆岸线纬度跨度达22°,南北海岸线气候特征不同。文章以国内两个不同气候区的核电厂为例,采用耿贝尔分布和皮尔森III型分布(P-III分布)函数开展极端积雪设计基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应选取不同分布函数拟合结果中偏保守值进行设计基准评价,当估算值未包括历史极值时,应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气候特征开展具体分析,避免超设计基准事件的发生,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核电厂的外部事件风险受到人们广泛重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也加强了相关管理要求,要求根据外部事件对核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对其设计基准进行评价或再分析。中国幅员辽阔,大陆岸线纬度跨度达22°,南北海岸线气候特征不同。文章以国内两个不同气候区的核电厂为例,采用耿贝尔分布和皮尔森III型分布(P-III分布)函数开展极端积雪设计基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应选取不同分布函数拟合结果中偏保守值进行设计基准评价,当估算值未包括历史极值时,应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气候特征开展具体分析,避免超设计基准事件的发生,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