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3

以1981—2018年内蒙古典型草原季节性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法、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最大冻土时空分布特征、年际、年代际变化,研究影响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内蒙古典型草原季节性冻土冻结初日在9—11月,终日在4—6月,年内最大冻土深度出现在2—3月,深度在100~280 cm之间。(2)最大冻土深度年际变化分为下开口抛物线型、上开口抛物线型、正弦曲线型,从最大冻土深度气候倾向率看呈现减小趋势的站点有68%。(3)最大冻土深度年代际变化分为逐年代递减、减-增型和无明显变化规律,50%的站点在1989年以后最大冻土深度发生突变。(4)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气温冻结指数、年平均风速、年极端最低气温对最大冻土深度产生显著影响。该研究揭示了最大冻土深度存在退化的事实,为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指导,为陆地土壤和大气碳循环交换的研究给出提示。

期刊论文 2021-11-18

为了评估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季节性冻土区温室气体产生机制的影响,通过气体原位采集系统对该区土壤剖面不同土层N2O、CO2浓度动态变化进行了为期1a的田间原位监测.共设3个处理:1979年以来规划的禁牧(UG79)、1999年以来规划的禁牧(UG99)和持续放牧(CG)小区.结果表明:土壤剖面N2O、CO2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1)3个处理不同时期土壤剖面CO2平均浓度均表现为:生长期>冻融期>冻结期,且生长期CO2浓度要远大于冻融期和冻结期;UG79土壤剖面CO2浓度最高,CG最低;不同土层间CO2浓度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UG79、UG99:20 cm≥50 cm≥35 cm≥10 cm≥5 cm;CG:50 cm≥35 cm≥20 cm≥10 cm≥5 cm;(2)土壤剖面N2O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则与CO2不同,UG79、UG99呈现出"单峰型"变化...

期刊论文 2017-12-01 DOI: 10.13227/j.hjkx.201709189

季节性积雪是内蒙古草原灾害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草原不可多得的水资源和土壤水分补给源,对促进草原植物发芽、生长发育和返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不同退化程度的羊草和大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以封育草原作对照,研究不同退化程度草原植被对自然积雪与风吹雪过程,积雪形态与物理性质,冻融过程水文与热力效应的影响,以及积雪对植被物候期变化、生长发育过程、组成与分布格局的影响效应,分析积雪物理性质、风吹雪过程、水热效应与植被因子、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揭示不同退化程度典型草原积雪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效应、机制及植被在积雪状态下的生态学适应机制。该研究可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草原积雪量的估算、雪水资源利用、积雪调控、植被恢复和风雪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014-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