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

对高速公路路堤周围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风向夹角对路堤特征点风速和风速流场的影响,得到路堤周围积雪分布规律,完善积雪形成机理,为高速公路选线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风向夹角变化对路堤特征点风速变化幅度有不同程度影响,随风向夹角增大,路堤周围积雪区域整体为增加趋势,风向夹角为75°时路堤两坡脚处积雪区域最大,风向夹角为90°时路面积雪区域最大。在风吹雪灾害频发地区进行高速公路选线设计时,应减小公路与主风向之间夹角,尽可能使风向夹角小于75°,减少风吹雪灾害的发生。

期刊论文 2023-05-05

对高速公路路堤周围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风向夹角对路堤特征点风速和风速流场的影响,得到路堤周围积雪分布规律,完善积雪形成机理,为高速公路选线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风向夹角变化对路堤特征点风速变化幅度有不同程度影响,随风向夹角增大,路堤周围积雪区域整体为增加趋势,风向夹角为75°时路堤两坡脚处积雪区域最大,风向夹角为90°时路面积雪区域最大。在风吹雪灾害频发地区进行高速公路选线设计时,应减小公路与主风向之间夹角,尽可能使风向夹角小于75°,减少风吹雪灾害的发生。

期刊论文 2023-05-05

对高速公路路堤周围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风向夹角对路堤特征点风速和风速流场的影响,得到路堤周围积雪分布规律,完善积雪形成机理,为高速公路选线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风向夹角变化对路堤特征点风速变化幅度有不同程度影响,随风向夹角增大,路堤周围积雪区域整体为增加趋势,风向夹角为75°时路堤两坡脚处积雪区域最大,风向夹角为90°时路面积雪区域最大。在风吹雪灾害频发地区进行高速公路选线设计时,应减小公路与主风向之间夹角,尽可能使风向夹角小于75°,减少风吹雪灾害的发生。

期刊论文 2023-05-05

风吹雪又名“白毛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北方地区时常发生。由于风吹雪会影响行车视线,因此会严重威胁公路行车安全。为减轻风吹雪灾害对公路行车安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路堤周围的风速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且分析路堤高度对风速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流在通过路堤时由于路堤的扰动,风速会重新分布,在迎风坡形成风速减速区,在背风坡形成紊流区,在上风侧路肩和下风侧路肩风速达到极值;由于减速区和紊流区的存在,坡脚是积雪沉降的主要区域,并且相较于迎风坡脚,背风坡脚积雪概率更大;为减缓公路风积雪灾害,建议公路路堤高度H取4m。

期刊论文 2022-05-31

风吹雪又名“白毛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北方地区时常发生。由于风吹雪会影响行车视线,因此会严重威胁公路行车安全。为减轻风吹雪灾害对公路行车安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路堤周围的风速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且分析路堤高度对风速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流在通过路堤时由于路堤的扰动,风速会重新分布,在迎风坡形成风速减速区,在背风坡形成紊流区,在上风侧路肩和下风侧路肩风速达到极值;由于减速区和紊流区的存在,坡脚是积雪沉降的主要区域,并且相较于迎风坡脚,背风坡脚积雪概率更大;为减缓公路风积雪灾害,建议公路路堤高度H取4m。

期刊论文 2022-05-31

风吹雪又名“白毛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北方地区时常发生。由于风吹雪会影响行车视线,因此会严重威胁公路行车安全。为减轻风吹雪灾害对公路行车安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路堤周围的风速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且分析路堤高度对风速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流在通过路堤时由于路堤的扰动,风速会重新分布,在迎风坡形成风速减速区,在背风坡形成紊流区,在上风侧路肩和下风侧路肩风速达到极值;由于减速区和紊流区的存在,坡脚是积雪沉降的主要区域,并且相较于迎风坡脚,背风坡脚积雪概率更大;为减缓公路风积雪灾害,建议公路路堤高度H取4m。

期刊论文 2022-05-31

公路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在青藏高原高寒高海拔生态脆弱区域十分显著。本研究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边坡开展实地径流小区试验,针对应用于青藏高原公路路堤土质边坡的满铺、条铺、散铺三种草皮铺植形式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集中冲刷流量下,草皮铺植的小区产流时间相对于裸坡均有一定时间的延长,延长幅度介于30%~120%,且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大,这种延长幅度呈减小趋势。随着冲刷流量的上升不同草皮铺植形式下的减流减沙效益均出现下降现象,平均减沙效益从37.67%下降到10.20%,平均减流效益从45.02%下降到13.84%。不同冲刷流量下,不同草皮铺植形式的减流减沙效益存在差异,介于10.03%~47.23%,其平均减沙效益大小顺序为:满铺草皮护坡(24.19%)>条铺草皮护坡(23.61%)>散铺草皮护坡(22.96%);平均减流效益大小顺序为:条铺草皮护坡(30.17%)>满铺草皮护坡(28.22%)>散铺草皮护坡(26.62%)。

期刊论文 2021-06-28

公路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在青藏高原高寒高海拔生态脆弱区域十分显著。本研究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边坡开展实地径流小区试验,针对应用于青藏高原公路路堤土质边坡的满铺、条铺、散铺三种草皮铺植形式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集中冲刷流量下,草皮铺植的小区产流时间相对于裸坡均有一定时间的延长,延长幅度介于30%~120%,且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大,这种延长幅度呈减小趋势。随着冲刷流量的上升不同草皮铺植形式下的减流减沙效益均出现下降现象,平均减沙效益从37.67%下降到10.20%,平均减流效益从45.02%下降到13.84%。不同冲刷流量下,不同草皮铺植形式的减流减沙效益存在差异,介于10.03%~47.23%,其平均减沙效益大小顺序为:满铺草皮护坡(24.19%)>条铺草皮护坡(23.61%)>散铺草皮护坡(22.96%);平均减流效益大小顺序为:条铺草皮护坡(30.17%)>满铺草皮护坡(28.22%)>散铺草皮护坡(26.62%)。

期刊论文 2021-06-28

公路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在青藏高原高寒高海拔生态脆弱区域十分显著。本研究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边坡开展实地径流小区试验,针对应用于青藏高原公路路堤土质边坡的满铺、条铺、散铺三种草皮铺植形式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集中冲刷流量下,草皮铺植的小区产流时间相对于裸坡均有一定时间的延长,延长幅度介于30%~120%,且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大,这种延长幅度呈减小趋势。随着冲刷流量的上升不同草皮铺植形式下的减流减沙效益均出现下降现象,平均减沙效益从37.67%下降到10.20%,平均减流效益从45.02%下降到13.84%。不同冲刷流量下,不同草皮铺植形式的减流减沙效益存在差异,介于10.03%~47.23%,其平均减沙效益大小顺序为:满铺草皮护坡(24.19%)>条铺草皮护坡(23.61%)>散铺草皮护坡(22.96%);平均减流效益大小顺序为:条铺草皮护坡(30.17%)>满铺草皮护坡(28.22%)>散铺草皮护坡(26.62%)。

期刊论文 2021-06-28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9条  共9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