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

文章概述了冻土地区路基病害的成因和发展规律,包括水分迁移、冻融循环等关键因素,详细分析了冻土地区常见的路基病害类型,如沉降、变形和裂缝等,并深入探讨一系列针对性的治理技术,包括增加路基宽度、加强排水系统、合理选择填料材料、改进施工技术、加强维护管理以及建立病害监测与评估体系等,旨在为冻土地区路基的施工、病害治理实践等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期刊论文 2024-08-28

本文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根据设计资料、施工现场调查和主要施工方法,总结出10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态理念的公路施工背景下,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问题,在施工场地及临建、取土场、弃土场以及路基边坡采用了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针对泥浆、污水、噪声、扬尘排放等引起的水环境、声环境及空气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

期刊论文 2021-03-17

冻土地区的沿线自然条件比较恶劣,路基路面质量问题复杂。路基下沉、路面裂缝或是冻融破坏相关的路面破坏现象会直接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与功能,增加早期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鉴于此,针对此类特殊地区的公路常见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政策,旨在保障道路最佳的使用性能。

期刊论文 2021-01-19 DOI: 10.16248/j.cnki.11-3723/u.2020.34.021

热融滑塌导致的斜坡失稳是冻土区公路修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以三阿公路阿尔山冻土区热融滑塌斜坡失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冻土区热融滑塌的基本特征,从冻融作用、高含冰量冻土和降水作用三个方面探讨了融冻泥流及热融滑塌的产生机理。分析表明,反复冻融作用导致水分迁移及分凝冰聚集,形成了高含冰量冻土层,高含冰量冻土层的融化是融冻泥流的主要原因,降水作用和施工扰动促进了热融滑塌的发育。针对热融滑塌对公路施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

期刊论文 2020-05-08 DOI: 10.13219/j.gjgyat.2020.S1.012

高原冻土地区受恶劣的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对公路施工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鉴于此,探讨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期刊论文 2013-11-27 DOI: 10.16503/j.cnki.2095-9931.2013.19.033

涵洞施工是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过程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此,以某公路为例,对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涵洞开挖措施进行研究,以促进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质量的提升。

期刊论文 2013-11-26 DOI: 10.16503/j.cnki.2095-9931.2013.20.033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