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天文站在月球探测同波束干涉测量中的作用

同波束干涉测量; SELENE卫星; 较差相位时延;
["王震","叶楠","尚堃","刘庆会","王娜","刘祥","艾力·玉","花田英夫","河野宣之"] 2011-01-25 期刊论文
首先简要介绍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随后叙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在2008年成功完成了约200 h日本月球卫星SELENE同波束较差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并阐述乌站在此次VLBI中的作用。给出利用SELENE的观测数据,分析、解算出乌站25 m天线与日本VERA网相关台站基线Rstar、Vstar的S1、S2、S3、X频段的较差相关相位、较差相关相位残差,以及对各频段的较差相关相位、较差相关相位残差比对,最后获得较差相位时延。结果显示,同波束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比传统VLBI观测得到的群时延精度提高了1~2个量级。
来源平台:天文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