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色东普沟2024年两期冰川泥石流堵江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色东普沟; 冰川泥石流; 形成过程; 灾害成因; 发展趋势;
["万佳威","高浩源","高杨","肖金城","李军","李江山","李浩文"] 2025-01-03 期刊论文
色东普沟位于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特大堵江链式灾害的频发区,严重威胁着边疆建设的地质安全。文章主要针对2024年4月15日和5月14日两次堵江灾害事件开展详细研究,全面分析了灾害形成过程、主要成因和发展趋势。通过水位监测、地震动监测、直升机调查、高原无人机航测等方法,识别和分析了两次堵江灾害的形成发展过程,发现灾害运动时间可达8 min,堵江成坝时间大于10 h,第二次灾害相对更为严重,形成的堰塞湖未完全溃决,严重加剧了雅鲁藏布江干流河道的淤堵。从地形和地质条件、地震因素、气候因素等方面对灾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色东普沟地形高差大、岩体结构破碎、沟道内巨厚层松散堆积体物源丰富,为灾害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春夏交替过程中的气温上升导致冰川消融加快和水动力作用增强,触发了堵江灾害链的发生。通过综合遥感数据解译,发现色东普沟已进入堵江灾害链活跃期,2018年特大堵江灾害造成了雅鲁藏布江河流地貌发生巨大改变,而之后至今的大规模堵江事件导致河道淤积更加严重,形成巨型堰塞坝体的风险不断增大。最后,文章针对色东普沟高位远程灾害堵江溃决、监测预警、减灾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来源平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