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群发性泥石流的物源形变规律

喜马拉雅南坡; 滑坡; 泥石流; 石冰川; 形变监测;
["王苗苗","马超","吕立群","杜翠","陈雨欣"] 2025-04-18 期刊论文
绒辖曲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区域地质构造活跃,冰湖众多,冰碛物丰富,且受到2015年尼泊尔Gorkha Ms 8.1强震影响。2021年6月15日群发性泥石流后,尚未有针对此次泥石流物源活动规律的深入分析。利用灾前和灾后GF-1B、BJ-2、Planet遥感数据对泥石流物源进行解译,基于Landsat 5、Landsat 8、Sentinel-2遥感数据通过计算归一化水体指数(INDW)提取典型冰湖边界,并利用SBAS-InSAR技术处理了184幅升轨Sentinel-1A数据,获取该地区2014—2021年地表形变。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14—2021年间整体呈缓慢沉降趋势;滑坡体中上部沉降最显著,其次是滑坡前缘,滑坡后缘的形变相对较小,这种空间分异特征是在前缘牵引和中后部物源推挤共同作用下,滑坡体形变向后缘扩展并发生整体滑移导致。冰碛型石冰川季节性形变显著,其中心区域形变最为剧烈,向冰缘带和末端递减,这种形变格局主要受控于冻土活跃层冻融循环过程及冰雪融水在中心区域的汇集、释放效应。此外,雅隆错冰湖2000—2021年间面积增长近43%,且终碛体处两侧形变较大。区域防灾减灾需要加强雨...
来源平台: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