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水可溶性有机碳夏秋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大兴安岭; 泥炭地; 多年冻土; 可溶性有机碳; 季节动态变化;
["姜静宜","孙晓新","王宪伟","王淑洁","马国宝","陈宁","杜宇"] 2023-09-27 期刊论文
可溶性有机碳对泥炭地温室气体排放与碳收支评估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与性质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较少。本研究选择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图强林业局)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泥炭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地表、10 cm、20 cm、30 cm、40 cm、冻土层)DOC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电导率、溶解氧含量、HCO3-含量、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CO2含量),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DOC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土壤水DOC含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秋季高、夏季低,含量变化范围为55.7~188.1 mg·L-1;不同深度土壤水DOC含量差异显著,以冻土层最高。DOC含量与pH值、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氧化还原电位、HCO3-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溶解氧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O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泥炭地土壤水溶解CO2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冻土层水体...
来源平台:应用生态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