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基冷负荷特性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 冷负荷; 热棒; 制冷量;
["王瑜鑫","蔡德钩","闫宏业","朱丙龙","刘晓贺"] 2024-10-29 期刊论文
以保持多年冻土地基维持低温、提高多年冻土上限为需求,提出了基于DeST(Designer's Simulation Toolkit)软件的多年冻土路基计算模型,开展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基的冷量需求研究。通过对比实测地温数据、理论计算的冷负荷值与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DeST计算模型的准确性。通过DeST模型的计算结果揭示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基冷负荷的时序特性并评估了不同线路走向对冷负荷的影响。研究表明,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基的冷负荷自5月中旬开始增加,10月中旬达到峰值,且总体上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南北走向的线路因受光照影响较大,冷负荷略高于东西走向。研究成果为热棒在青藏铁路的布置间距及其他新型主动制冷技术的冷量匹配设计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来源平台:铁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