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S的高寒流域季节冻土区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过程研究——以祁连山葫芦沟流域为例

季节冻土区; 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作用; 冲洪积孔隙含水层; 数值模拟; 葫芦沟流域;
["王凯贤","常启昕","邵亚强","王康静"] 2025-02-28 期刊论文
中低纬度高寒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对于向中下游地区供水具有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季节冻土区松散沉积物是连通山区和河流的重要通道,其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过程显著影响该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揭示高寒流域季节冻土区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机制,本文以祁连山葫芦沟流域季节冻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利用GMS软件构建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对季节性融冻作用影响下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冷季(1—3月、10—12月),季节冻土层的冻结状态阻碍了支流河段的水源补给,但由于季节冻土层分布的不连续,支流河段河床仍存在部分融区,使得地下水仍对东、西支河段河道径流有一定的贡献,且地下水向东、西支河段河道径流的总转化量分别为277 188 m3和105 191 m3,其转化量与冲洪积孔隙含水层的补给区和排泄区之间的水力梯度呈正相关;在暖季(4—9月),支流河段获取到更多降雨和冰雪融水的水源补给,与地下水的交互关系已经转变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东、西支河段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总转化量分别为625...
来源平台:冰川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