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首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ospheric Science and Frozen Soil Engineering
首 页
实验室概况
基本概况
研究方向
学术委员会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结构
研究队伍
院士风采
杰出青年
四青人才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其他人员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获奖情况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国际合作
开放课题
平台体系
室内分析平台
野外台站
模拟平台
示范平台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办法
计量认证
人才培养
导师队伍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研究进展
科普专栏
通知公告
会议报道
测试部
首页
实验室概况
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合作交流
平台体系
运行管理
人才培养
新闻中心
晚冰期十-百年尺度东亚季风气候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东亚季风
石笋
太阳活动
高分辨率
大气Δ14C
吴江滢
2006-01
项目
【中文摘要】南京葫芦洞位于东亚季风环流变化的敏感地带,已有研究初步揭示了冰阶/间冰阶尺度低纬季风与高纬极地气候之间的联系。本项目通过对南京葫芦洞4支生长时段部分重叠的石笋进行高精度U系测年和年纹层计数,建立24-10ka高精度时间标尺。利用常规和激光熔融技术获取年-十年尺度高分辨率的?18O数据,结合纹层厚度、灰度等代用指标,集成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转换时期东亚季风气候变化的完整过程。通过纹层计数、功率谱分析获取该时段突变气候事件、冰消过程等气候态在持续时间、波动幅度、内部结构和振荡频率等方面的详细信息。通过石笋高分辨率记录与极地冰芯和可能反映太阳活动的大气Δ14C、10Be记录对比,揭示东亚季风气候在十-千年尺度上与太阳活动、北大西洋温盐环流之间的耦合过程。尝试性探索冰期十年-百年尺度的太阳活动对东亚季风的驱动作用。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明确全球冰量最大条件下中低纬度海洋-大气耦合过程在全球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获取结果失败,请稍后再试。
智能问答助手
DeepSeek
Glm4
IcfQwen
结合文献知识库,保留通用大模型的能力,为您提供知识问答服务!
通用大模型
RAG知识库问答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