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首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ospheric Science and Frozen Soil Engineering
首 页
实验室概况
基本概况
研究方向
学术委员会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结构
研究队伍
院士风采
杰出青年
四青人才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其他人员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获奖情况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国际合作
开放课题
平台体系
室内分析平台
野外台站
模拟平台
示范平台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办法
计量认证
人才培养
导师队伍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研究进展
科普专栏
通知公告
会议报道
测试部
首页
实验室概况
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合作交流
平台体系
运行管理
人才培养
新闻中心
中晚更新世以来东亚陆地碳循环与粉尘气溶胶的全球效应
黄土硅酸盐风化耗碳量
相位分析
大气CO2
粉尘气溶胶
中晚更新世
秦小光
2008-01
项目
【中文摘要】近年来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升温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地质时期大气CO2变化。相位关系是理解气候系统内部变量大气CO2如何驱动、响应或反馈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的关键。南极冰芯记录显示在过去0.42Ma里,大气CO2浓度滞后于南半球温度变化,却超前于全球冰量变化;细节上在0-150ka,大气CO2浓度比深海d18O超前3.2±2.8ka,在196-420ka却滞后3.7±2.8ka。对渭南、蓝田和环县S0-L2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研究发现,硅酸盐风化耗碳量超前于磁化率约60~80cm,扣除成壤化作用影响后,超前量与同时段大气CO2超前全球冰量的结果接近。这是否就是大气CO2超前全球冰量的陆地表现?为此拟重建过去1Ma来黄土硅酸盐风化耗碳量和粉尘大气动力沉降历史,查明其相位关系是否存在类似冰芯记录的相位特点,研究陆地碳循环对大气CO2、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探讨陆地碳循环与粉尘气溶胶和东亚季风气候的动力学联系。
获取结果失败,请稍后再试。
智能问答助手
DeepSeek
Glm4
IcfQwen
结合文献知识库,保留通用大模型的能力,为您提供知识问答服务!
通用大模型
RAG知识库问答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