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时间 | 获奖名称 | 奖励类型 | 等级 | 完成人(主要参加者) |
---|---|---|---|---|
2015 | 寒区水文过程及机理研究 | 甘肃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丁永建 叶柏生 张世强 陈仁升 上官冬辉 |
2015 | 北方地区长距离引水工程无压输水渠道冬季低温环境运行特性研究 |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朱发昇 赖远明 张东 栾维功 陈武 屈新利 马立科 蒋小鹏 陈晓东 张明义 王群有 刘德仁 张世民 |
2016 | 寒旱区遥感与数据同化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 甘肃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李新 程国栋 黄春林 车涛 晋锐 |
2016 | 天山北坡融雪洪水过程、机制研究以及预测预警 |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刘志辉 孟现勇 赵求东 秦艳 王岚 孙志群 张波 |
2017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创新团队 |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 创新团队奖 | 程国栋 赖远明 马巍 吴青柏 牛富俊 俞祁浩 金会军 刘永智 盛煜 张建明 李东庆 温智 张明义 李国玉 喻文兵 |
2017 | 寒区冻土-生态耦合作业的冷生土壤过程与反馈 |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 王根绪 吴青柏 宜树华 王长庭 |
2017 | 青藏高原东北侧强对流天气探测及人工防雹作业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付双喜 赵果 王伏村 何金梅 张彤 杨金虎 尹宪志 |
2017 | 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过程对周边天气气候影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范广洲 巩远发 肖天贵 吕世华 华维 赖欣 |
2018 | 青藏高原工程走廊冻土工程耦合作用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 |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 马巍 牛富俊 穆彦虎 李国玉 喻文兵 周国庆 俞祁浩 张建明 吴青柏 温智 吴志坚 孙永宁 齐吉琳 林战举 郭建文 |
2018 | 寒区路基土多场耦合特征及道路稳定技术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徐湘田 张洪伟 李双洋 张明义 郭朝阳 范彩霞 张俊光 |
2019 | 寒区工程多物理场耦合理论与长期安全保障新技术 |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李双洋 刘德仁 裴万胜 蒋代军 王冲 徐湘田 牛亚强 何菲 张熙胤 罗滔 |
2019 | 中国西部冰川变化及加速消融机理研究 | 甘肃省自然科学奖 | 三等奖 | 李开明 董志文 王鹏 王璞玉 曾建军 |
2020 | 青藏高海拔多年冻土高速公路建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汪双杰 赖远明 陈建兵 张娟 纳启财 吴明先 郭宏新 王声乐 陈团结 张锋 |
2021 | 《冰冻圈科学概论(修订版)》 | 全国优秀教材奖 | 特等奖 | 秦大河及其团队 |
2021 | 黑碳气溶胶跨境传输及其对青藏高原气候和冰冻圈变化的影响 | 甘肃省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康世昌 游庆龙 李潮流 吉振明 张强弓 |
2021 | 高寒生态脆弱区路基工程绿色建设关键技术 |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张明义 裴万胜 赖莹 金龙 喻文兵 单永体 谢胜波 白瑞强 王俊峰 李双洋 张熙 胤 温智 张淑娟 李东庆 罗滔 |
2021 | 冰冻圈科学研究集体 |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秦大河 丁永建 康世昌 效存德 任贾文 王宁练 刘时银 赵林 陈仁升 车涛 杨梅学 宜树华 王晓明 杨建平 何元庆 刘晓宏 陈拓 上官冬辉 秦翔 王世金 | |
2022 | 甘肃省黄土公路路基多次湿陷机理与修筑成套技术 |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李国玉 李晓民 马巍 丁兆民 穆彦虎 毛云程 赵天宇 许辉 樊江 张坤 曹贵 谭建德 周志伟 陈宏斌 余小龙 |
2023 | 变暖背景下南极冰盖表面物质平衡变化过程、机理及海平面效应 | 山东省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王叶堂 孙维君 丁明虎 怀保娟 |
青藏铁路工程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特等奖 | ||
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创新团队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创新团队奖 | ||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
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 ||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黑色路面的修筑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